③这种结构不会压制其他学说和宗教,反而给各种宗教、学说之信徒提供普遍的公民教育,让人们关心公共事务。
这是笔者于2014年10月向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举行的世界文化秩序转变中的儒家价值观(Confucian Values in a Changing World Cultural Order)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。此外,陆氏的弟子杨简所开创的慈湖学派、及以舒璘为代表的广平学派,也都值得注意。

上文谈到,真正的现代儒学尚未诞生。然而,一方面,现有的儒学史的叙述,例如所谓宋明理学研究,往往脱离了儒学的历史时代性质,成为一种纯粹的概念游戏,遮蔽了儒学的时代特征真相,有鉴于此,我们提出重写儒学史问题。这也是需要重写儒学史的理由之一。[⑥] 于是,中国社会形态可以分为五大历史时代,每个时代有其特定的儒学思想理论形态: 这里的原创时代、再创时代是我提出的概念,对应于雅斯贝斯的概念轴心时期(Axial Period)[⑦],但涵义截然不同。[30] 李颙:《二曲集》,中华书局1996年版。
这其实是大谬不然的,无法解释为什么早在西学东渐之前,儒学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过程(上文已述)。不仅如此,这其实类似于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,后者也是学者们通过发现和诠释古希腊、古罗马的古代文献而导出了一种新的时代观念和时代精神。——凡此,必皆柱下史所深知,或亦其思想之所从出者。
至若朴字(同樸,■、璞),乃敦厚、质直、朴素之谓。为天下式,恒德不忒,恒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。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其在诗曰: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,又曰:不僭不贼,鲜不为则,(诗大雅),守其常亦为天下法式也。
而一贯其间者,曰恒德。本用*为可讽咏者,重复者是。

夫人制……,通行本作故大制……。孔子谓南人有言曰: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、医。知其雄,守其雌,汉墓帛书古大经中有(第八)雌雄节一篇。进入 徐梵澄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老子臆解 。
恒德乃足,复归于朴,与民德归厚之义同。刘因贤蒙古子弟之太朴未散,斯其所以可教,可以成器也。圣人用之则为官长,此之字据通行本增。唯朴乃可雕斫而为器,器成乃可为天下用。
通行本此作返朴章第二十八通行本一作知其荣,与守其辱句对。

言巫、医不能治无恒之人也。通行本此作返朴章第二十八。
然倘人皆如此,则亦可以不用兵。为天下谷,恒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其在诗曰: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,又曰:不僭不贼,鲜不为则,(诗大雅),守其常亦为天下法式也。圣人用之则为官长,此之字据通行本增。为天下谿,为天下谷,恒德不忒,此三句在甲、乙两本皆得复。
知其雄,守其雌,汉墓帛书古大经中有(第八)雌雄节一篇。知其雄,守其雌,守信约也。
为天下式,恒德不忒,恒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。——凡此,必皆柱下史所深知,或亦其思想之所从出者。
进入 徐梵澄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老子臆解 。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。
孔子谓南人有言曰: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、医。节谓符节,剖竹一节为两分,可相合者,各执其一以徵信,故有阴阳或雌雄之分。臆解: 此言雌雄者,符节也。唯朴乃可雕斫而为器,器成乃可为天下用。
刘因贤蒙古子弟之太朴未散,斯其所以可教,可以成器也。为天下谿,恒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
恒德乃足,复归于朴,与民德归厚之义同。(齐物论)造道之极诣,至于无终尽也。
六朝、五代诸人,从可知已。老氏重自然之治,不欲人民之趋于儇薄,佻巧,欲其还淳返朴,以其大道行于天下,故曰大制无割。
守辱、守黑者,遵养时晦也。而一贯其间者,曰恒德。韩通死陈桥驿之变,君子乃以有恒者许之。老氏之本旨盖有在于是。
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庄子曰:忘年、忘义,振于无竟,故寓诸无竟。
本用*为可讽咏者,重复者是。至若朴字(同樸,■、璞),乃敦厚、质直、朴素之谓。
——其在易曰: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虽然,恒德,难言者也。